宁德市慈善总会
NING DE CHARITY FEDERATION
公示内容

今后五年的工作思路

作者: 宁德市慈善总会 时间:2016-12-22

今后五年,我们将以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要“多谋民生之举,多解民生之忧”的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华慈善总会和省慈善总会有关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加大慈善宣传力度,拓展慈善筹资渠道,开展形式多样的慈善救助活动,进一步发挥慈善事业对政府社会保障工作的补充作用。

一、认真学习,继续宣传贯彻落实《慈善法》

宁德市慈善总会将继续认真履行在宁德慈善事业发展中的职责,准确理解和把握《慈善法》的精神实质,带头学习宣传贯彻慈善法,依法开展慈善工作,促进我市慈善事业健康发展。

一是继续深入学习《慈善法》,切实掌握《慈善法》精髓要义。做到读法、学法、懂法、用法。广泛宣传《慈善法》,传播慈善文化,弘扬慈善精神,努力营造有利于宁德慈善事业发展的社会氛围。

二是对照《慈善法》完善本会章程。对照慈善法及民政部制定出台的相关制度规定,认真梳理我会章程,做到依法行善,以法促善,优化我市慈善事业发展环境,大力推进我市慈善事业创新发展,激励和引导更多社会力量加入慈善行列,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加快形成健康有序的慈善生态格局。

三是依法落实改革创新举措。《慈善法》为开展慈善活动提供了遵循,为发展慈善事业提供了引领,为做好慈善工作提供了保障。今后五年,市慈善总会将立足实际对照《慈善法》,加大慈善工作改革创新力度。充分发挥本市领头羊的作用,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慈善法》,积极践行《慈善法》中当好榜样,作好表率,将慈善普法与公益活动相结合,增强《慈善法》实施效力。

二、积极探索,提高慈善资金募集能力

募捐工作是慈善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开展一切慈善救助活动的基础。今后五年要在巩固原有慈善资源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募捐渠道,探索募捐的新形式,整合各类慈善资源,扩大募捐范围。

一是大力发展慈善冠名基金。要以项目促募捐,鼓励设立项目冠名基金、个人冠名基金,围绕慈善救助项目,开展专项慈善募捐。动员更多的企业家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参与慈善事业,努力形成宁德慈善募捐的长效机制。

二是继续开展“结对助学”专项捐赠。鼓励乡贤、爱心人士与贫困学生结对帮扶,帮助贫困学子完成学业。

三是拓展其他筹资渠道。结合宁德实际,发动宗教场所、个体工商户、餐饮娱乐场所参与慈善捐赠;尝试在大型超市、银行等场所增设募捐箱,扩大慈善小额捐赠范围,提高公民的捐赠意识。

三、创新方式,主动向现代慈善转型

当下,简单地发钱发物已经满足不了困难群体多元化的需求,必须要有更专业、更合理的慈善帮扶手段为受助对象提供服务。宁德慈善总会将积极探索慈善工作从传统慈善模式向现代慈善模式的转型思路。

一是救助内容上进行创新。改变只重物质的传统扶贫救助模式,提供包含物质救济和精神帮扶在内的、多层次、全方位、综合型的慈善救助服务。例如在疾病救助过程中,将同时关注生命尊严、生命希望、生命教育、生命关爱、生命赞歌、生命运动,帮助急难病困对象建立积极、阳光的人生态度,使他们健康地生活。在助学方面,将同时对贫困学生的心理问题、学习态度、社会参与、素质能力、人际关系、感恩反哺等方面进行服务和引导,帮助他们改善成长教育环境。

二是救助对象上进行创新。除低保、残疾、大病大灾等特困家庭外,救助对象逐步扩展至低保边缘家庭、临时困难家庭和普通社区居民群众,关注服刑人员困难家庭。把日常救助与特殊救助结合,物质救助与精神救助对接,打造全方位的救助体系。

三是慈善事业发展机制创新。依托省慈善信息网络平台,与福建省海峡社会组织研究院协作加快“宁德市慈善总会官方网站”的改造升级,“宁德市慈善总会微信信息平台”的建设,更好地与省慈善总会,各县(市、区)慈善总会实现网络链接,加大慈善的信息传播和筹款的力度。加快形成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大慈善”工作体系,深化结构转型,积极链接、带动兄弟公益组织,建立一个环环相扣的“慈善生态链”,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大慈善生态圈”,引领、推动我市慈善事业整体可持续健康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四、继续围绕“6+1”工程,打造慈善精品公益项目

慈善救助,是慈善工作的核心内容。未来五年,我们要提高项目运作水平,策划有影响力的慈善救助活动,对已有的可持续项目进行精深加工,打造品牌项目,汇集慈善力量,提升救助水平和服务质量,增强我会的影响力。

一是紧紧围绕扶老、抚孤、帮残、助学、济困、促农等各种慈善救助项目,走访、调研已有救助项目,及时掌握情况,发现并解决问题。同时总结各项救助资源及救助渠道,为困难群众提供更多、更高质量的救助服务。总结“宁德市慈善扶贫第一村”的慈善精准扶贫经验与做法,将“仙岭村精准扶贫慈善基金”的增值与使用经验进一步辐射,打造宁德慈善精准扶贫品牌项目。

二是继续实施好“九九情助老救助关爱项目”,为困难老人提供实际的物质帮助和精神扶持。在该项目基础上,帮助建立社区老年“帮帮团”,促其形成老年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把“输血”与“造血”相结合,实现老年人“老有所依、老有所为”。

三是继续深化慈善文化建设,办好“慈善文化节”。依托慈善文化节,以明朝慈善家郑宗远为样本,继续挖掘闽东慈善历史人物,树立慈善典型,加大慈善历史文化宣传力度。在首届宁德市慈善文化节成功举办的基础上,创新思路,丰富活动内容与形式,让慈善文化扎根于人们心中,让慈善文化、慈善风俗、慈善习惯、慈善行为形成慈善生物圈。

五、主动融入,为精准扶贫贡献力量

慈善事业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只有经济发展了,慈善事业才能又好又快地发展。我会将积极响应、主动融入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为全面推进 “六新大宁德”建设服务。

一是为加快建设“六新大宁德”,确保按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我市“十三五”规划目标补短板。特别是在促进妇女儿童、残疾人事业发展、职业教育、关爱失独家庭、困难服刑人员家庭等方面加大救助帮扶力度,为我市全面保障和改善民生作出努力。

二是将继续落实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关于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精准扶贫的实施意见》。积极参与全市精准扶贫工作,发挥我会优势,链接扶贫资源,把培育柘荣县仙岭村为慈善扶贫特色村作为未来五年的重要工作,监督仙岭村妥善用好30万元扶贫基金,增强仙岭村造血功能,帮助该村逐步摆脱贫困。同时总结仙岭村慈善精准扶贫经验,为在全市推广社会力量参与精准扶贫打好基础。

六、加强建设,提升自身服务水平

加强慈善组织自身建设,强化内部管理,完善各项规章制度,重点是资金的管理、监督和使用。

一是依据《宁德慈善总会制度汇编》,继续制订并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以制度来规范慈善行为,做到合法、合理、公开、公正、透明。

二是加大财务管理力度,严格执行《宁德市慈善总会创始基金募集激励办法》,及时对总会的财务运行情况进行核查,发现不足,及时纠正。每年财务开支情况接受专门机构审计,并向理事会通报,主动接受监督。

三是加快发展义工队伍。慈善义工汇聚真情,播撒爱心,深受群众的欢迎。义工服务是文明社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义工服务的发展程度反映了社会文明程度,义工服务是慈善工作重要的组成部分。今后五年要重点探讨我市义工队伍发展机制,在原有义工队伍建设基础上积极招募义工,建立部门专业义工队(如医疗义工队、助孤、助老义工队等),开展以改善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为服务对象,以慈善公益、环境保护等多种形式为重点服务领域的义工活动,努力打造一个让社会大众广泛参与慈善的大平台。

  各位代表,“慈心济世,善举惠民!” 慈善事业是为国分忧、为民解愁的崇高事业,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慈善法》和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及市委四届二次会议精神,依法开展慈善工作,促进社会进步,共享发展成果。我们衷心希望社会慈善意识能不断增强,人们参与慈善活动的热情日益提高;衷心希望慈善精神逐步融入公民的意识,参与慈善成为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衷心希望我市各级慈善团队能迅速发展壮大,慈善服务能顺应时代要求走向专业化,为助力精准扶贫工作和建设美丽新宁德做出应有的贡献。

爱心捐款 更多

  • 头像姓名金额日期
一道* 50.00元 01-17
六六* 50.00元 09-10
☞♛* 5.00元 06-12
Sm* 0.10元 04-05
匿名 1.00元 03-15
匿名 0.10元 03-03
匿名 3.33元 02-07
刘正* 1.00元 02-06
匿名 3.33元 01-25
匿名 0.10元 01-22
匿名 0.10元 01-22
匿名 0.10元 01-22
庄成* 0.10元 01-22
匿名 0.10元 01-21
J 0.10元 01-21
匿名 0.10元 01-21
J 0.10元 01-21
0.10元 01-21
0.10元 01-21
匿名 0.10元 01-21

捐款项目更多

宁德市慈善总会 版权所有 电话: 0593-2313788
闽ICP备11011000号-2
技术支持: 福建众联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