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慈善总会
NING DE CHARITY FEDERATION
新闻内容

明朝慈善家郑宗远

作者: 宁德市慈善总会 时间:2013-12-20

郑宗远,字思明,号乔岳,出生于明成化七年(1471年)农历四月初九。他年轻时就善治其家,勤创家业,成为远近闻名的富甲山庄主,但尤其热心公益事业,他富而好施,不建宅院,将全部家产都用于扶世济贫修路架桥。那时闽东与外界交通不便,行人须翻山越岭、绕道而行,劳顿不堪。郑宗远把毕生精力和财力都用在交通事业上,他为修路造桥走遍山岭,勘察地形,选择捷径,历时多年,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他建成从柘荣县城郊乡靴岭尾村,过福安范坑,直至寿宁县犀溪乡武溪村,途经3县7乡(镇)25个自然村长达数百里的石路。并在途中独资架桥梁8座,建路亭17座。

在临终前,他将田租中的一半,立据作为日后养护路、亭、桥、渡田,并嘱咐子孙后代继承他的事业,为百姓修路建桥。嘉靖十四年(1535年),明世宗朱厚熜为其钦谕恩赐七品冠带荣身,并赠旌匾“德义兼隆”。其事迹先后被《福宁府志》、《柘荣县志》、《宁德通讯》和《闽东名人故居》记载。《福宁府志》记载:“郑宗远:造舟沙井济人,构亭两岸。以憩候渡者。”明进士、湖广布政司参政游朴在《游参知文集》一书中称赞郑宗远:“家故饶于财,而乐善好施,义之所当予,即囊不吝。(福宁)州去寿邑(寿宁)数百里,鸟道崎岖,行者缘绝径,扪萝攀木而后上。(郑宗远)公恻然募工治之,去峻就坦,铲险为夷。为之桥,以通阻绝;为之亭,以避风雨;中有大壑不可为梁,则又为舟以渡之;又捐田以瞻渡者,两崖为馆,以憩居停。其经画勘勤,公之施惠多,而此尤其大者。”

此后,郑氏家族秉持着“世间第一好事,莫如救急济贫。”的祖训,世世代代的仙岭人,在此劳作耕读传家,积淀了深厚浓郁的“善”文化。郑宗远儿子郑廷森建长降亭一座。清乾隆年间,郑宗远后人郑鼎禧携夫人在长降亭中,用米粥和大碗茶免费招待路人,后生六子、十六孙、二十二曾孙。

直至今日,他的子孙后代继续发扬他生活俭朴、善待员工,真诚待人,乐善好施的精神,每年农历八月都要组织劳力维修这条石径大道,还集资修葺沿途桥、亭、渡船。

愚公移山是个故事,但仙岭愚公修路却是事实。郑宗远一生勤俭节约,乐善好施,善待下属,真诚侍人,受到乡人的广泛好评,其修路路途之长,桥亭之多,修路之艰巨,为闽东独有,福建少有,被媒体誉为“仙岭愚公”。

 

铺路建桥  积德行善

明嘉靖年间,柘荣县与外界交通十分不便,尤其是往福安辖内至寿宁,行人须翻山越岭绕道英窦坑,道路险远,强徒特甚,恶兽出没,其苦不可堪言。嘉靖十一年(1532年),郑宗远决定新辟一捷径,他亲自翻山越岭勘察地形,确定最佳路线。于是不吝银两,不计工时,召集工匠,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动工凿铺石路。这条路要经过多处险要地带,或悬崖峭壁,或沟壑深邃,或众水汇聚,开凿十分艰难。他从靴岭尾村开始开山铺路至三溪汇聚的榴坪村,建起里外结构相似的两座石拱桥,称之“日桥”与“月桥”。继而铺路五、六里至深达数丈的暗坑,建木拱廊桥,取名暗桥。再进二里多,红崖巨石挡道,上下巉岩崔嵬皆为峭壁,高达数丈,岩石坚硬,整整花费了三仓谷粮才得以凿通。继续开凿铺路六、七里,是两省五县众水汇流处沙井大头溪,洪川澎湃,深广百丈,无法架桥。郑宗远就雇来木工解料造渡船,雇人看守。就近置买渡船田六亩收租,菜园一块,建渡寮一座,作为渡夫的工钱食宿,免费让行人过渡。并在东岸架渡亭一座,名为种德亭,建西岸歇亭一座,取名留芳亭。又从沙井一路凿石铺路,建雷公亭,一直铺凿至寿宁境内。它的建成,大大便利寿宁——福安——柘荣之间的交通,行人有口皆碑。还在途中建造花桥、通济桥、利济桥、局前桥、日桥、月桥、暗桥、吉坑桥等8座桥梁,以及店门亭、井前亭、长岗亭、暗桥亭、种德亭、通福亭、东山亭、雷风亭(原名留芳亭)、七星亭、聚仙亭、龙桥亭、喜鹊亭、龙山亭、桃花亭、大茶亭、岭头亭、望乡亭等17座凉亭。并在中途的福安县上白石沙井渡口处,设置渡船一只,置买渡田6亩,雇人划船,免费让行人过渡。民间建一桥或一亭,往往都得张罗众多善家解囊聚财才能完成,而郑宗远都独资共架桥梁8座,建路亭17座,建渡口、置渡田、盖渡寮、免收渡费,开凿铺路数百里。真可谓善举功业卓著,堪称人间楷模。


                   为人慷慨   接济穷人

郑宗远为人慷慨,常常接济穷苦之人,遇缺食者留宿款待送与斗米。无论乡亲乡众急需钱或粮向他借用,从不推辞。凡借出的钱粮,即当作布施,从不入帐,也不留字据。相传上连洋村张姓村民曾向郑宗远借些银两,最后因病重无力偿还,临终时嘱其子女:吾今病魔缠身,已康复无望,生前无能,死后即使变只鹅产蛋也要偿还郑家之债。说来事巧,几年后郑宗远家里果真养只鹅,天天产蛋,连产三年,鹅死了。上连洋张姓后裔赶来,说是其父昨晚托梦,鹅是其父化身,是给郑家还债的,还说其父当年的借据,被当作废纸包在酒瓮口上。郑宗远家人果真在家里的酒瓮口上找到当年的借据,退还了张家。张家人将鹅领走,葬于楮坪乡石咸村旁,现在石咸鹅墓踪迹犹存。


                   尚待员工  田产赠人

郑宗远是靠田产发家致富的,远近许多地主都有他亲手置买的田地,并设粮库,每到秋收就收租储粮。按说对田地是十分珍惜的,但他都很开明,常将一些田地赠与无田耕种的穷人。他曾把马蹄岩等多处田地赠送给他的老佃农,让他们拥有自己的田地。

据说郑宗远发家初始,曾有位彪形大汉,在乱世中逃难至仙岭庆远堂。此人姓韦,原为将军。郑宗远与其相叙,说到动情处,始知同是天涯沦落人。韦将军不愿继续流浪,便留在庆远堂帮工干活。郑宗远待他则如亲兄弟。韦将军力大无比,顿食斗米斤肉,双手各使一把加宽特制的十八斤铁板锄,一天可锄(耙)楮坪洋一垄田。一日,韦将军在郑家洋下田,收晚工时顺手将一棵碗口的大松树锄断,扛回扔在庆远堂大院,不小心将六百斤重的廊沿石撞断。嘉靖年间,倭寇、红毛(当地乱匪)祸患横行,烧杀抢劫,十里八乡不得安宁。庆远堂正在发愁之际,韦将军巧布迷魂阵:在庆远堂岭路边停放十几担火柴,每担五、六百斤重,用大麻竹做挑杠,每担柴捆上插有特制十多斤柴刀一把。倭匪见了果然心里发怵,以为该村大力士成群,结果丧胆而逃,从此再也不敢在庆远堂上打主意。数年后,郑宗远家业兴达,成为富甲山村主。郑宗远致富,却没忘记替他帮工吃苦的韦将军,赶紧催促他成家立业,如兄弟分家一样将楮坪洋全部田垄赠送给他,作为立家之本。

郑宗远把地赠送他人,怕后人有疑议,都亲自立契据,并在该田垄边立石碑。这种石碑至解放前尚在。


                    生活俭朴 不建宅院

郑宗远不惜家业倾产扶世济贫修路架桥,自己却十分俭朴,一点都不奢侈。他家里不使一个丫环,不雇女佣,生活起居自己料理,吃的清淡,用的简朴。他当时所拥有的家产,可以建造青砖碧瓦雕檐画栋的大宅院,可为自己修建壮观的坟墓。然而,郑宗远的故居是平常的木构房,只是在门窗上雕些花饰,见不到一块方砖。最奢侈的是算廊前的一排青石条和刻有“嘉靖九年郑宗远置”字样的一对石门户,以及简陋门楼上那块当时名人给他题写的“庆远堂”牌匾。郑宗远坟墓建在楮坪村旁的郑氏自家山上,墓规模小,整座坟墓都是用山上的小石头砌成,见不到一块由石匠特意打凿的块石。如果不是坟墓中央的那块墓碑和墓旁明湖广布政司参政游朴给他写的墓志铭,谁也料不到这就是郑宗远的坟墓。坟墓的寒碜景象与郑宗远生前的财富与名气的反差太大了。郑宗远这位富甲山庄老人,能如此看淡自己永远安息的坟墓,确实难能可贵。


                    奇说示人 善好善报

 

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郑宗远89岁无疾安详而终。临终前立下遗言,把家中本剩不多的田租的一半,当作日后养护路、亭、桥、渡船的资金,善举代代相承。郑宗远去世时,许多相识的或不相识的乡民前来祭拜,都舍不得这位慈善老人的离去。老人的子孙们更舍不得老人就此一别千秋,第四子郑元六意刺破指血在其背上写明都境与姓名。此后,各种奇说不断,说是郑宗远辰时去世,巳时降生于宁波府富户施家,施家见降生婴孩背上之字,寻奇至仙岭,问清原委。四房孙郑琼十,竟随之至宁波施府探疑,被款留月余,没让他见幼童。琼十返回还带了两棵三针叶宁波松植于村口,直至1956年修104国道时,才被砍去。宁波施府幼童竟知前世之事,长至18岁时,坐轿带仆至仙岭看家祠、坟墓。在楮坪郑宗远墓亭上题了一首小诗:“南北二京都走过,未见坟面加祖亭。若问此诗何人写,诗中写罢即前人。”等郑宗远后裔子孙发现后,宁波施府少年早已乘轿离去,庆远堂后人见诗立即将墓亭拆去。无论郑宗远这身后奇说是否虚实,人们总企盼行善之人能长命百岁,多行善举。这奇说启示世人,要多行善举,好人终有好报。(宁德市委办郑延芳供稿)

 

 

宁德市慈善总会 版权所有 电话: 0593-2313788
闽ICP备11011000号-2
技术支持: 福建众联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