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孤独症儿童 宁德市慈善总会捐资建设“星•同心”融合教育研究与发展中心
传递爱与温暖
让爱传递,让美好环绕你我
4月2日,是第十六个世界孤独症关爱日。社交障碍是孤独症最为突出的核心障碍之一,这导致孤独症儿童普遍面临上学难的问题。近段时间,宁德市持续开展关爱孤独症儿童志愿活动,号召各方力量共同参与,不仅使更多社会人士关注支持起这个特殊群体,也为孩子们送去了一份份温暖。
揭牌仪式。
3月29日,宁德市举办“星•同心”融合教育研究与发展中心揭牌仪式暨特殊需要儿童家长心理赋能活动。宁德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毛祚松,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梅,副市长陈怡,市慈善总会副会长刘金香出席活动。
启动仪式。
向骨干志愿者教师颁发聘书。
新成立的“星•同心”融合教育研究与发展中心位于宁德师范附小,由宁德市慈善总会出资20万元捐建教室。这是全省首家针对随班就读特殊需要儿童的融合教育研究与发展中心,具备资源教室、团辅室、阳光加油站、融创农场等良好硬件教学环境,将通过链接省内外专家对教师进行特殊教育能力的提升指导,对家长进行陪读指导、心理赋能,同时也将结合适龄特殊儿童的不同需求开展个别化教育。
座谈会现场。
据了解,宁德市孤独症群体的人数在6000人以上,且每年以平均70多人的数量在增加;2021年宁德市在普校就读的孤独症等特殊需要儿童为1500人左右。目前,宁德市初步构建起宁德市孤独症青少年社会融合支持体系,将“融合教育”专项培训纳入新教师培训系列,努力形成普校融合教育可复制模板。全市已有1000余名志愿者组成爱心助力队伍,与数十个帮扶单位共同参与到孤独症患者家庭进行帮扶接力,以“公益融合课程”“辅助性就业”“一对一帮扶”等方式,帮助自闭症群体解决上学难、就业难等问题。
志愿者朗诵。
在“星•同心”融合教育研究与发展中心,就有着由一线教师以及大学生组建的志愿服务队,每周都会为在校就读的特殊需要儿童开展特色生活语文、数学、语言拓展等课程;同时还积极组织教师为特殊儿童建立个别化教育档案,开展教研活动,对相关课程进行优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