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慈善总会2013年工作总结
宁德市慈善总会2013年工作总结
2013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在我市实现“千百万”奋斗目标的新起点上,在全市上下共同构建“六新大宁德”的背景下,市委、市政府对我市慈善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我会按照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习近平主席有关重要讲话精神以及省慈善总会换届会议精神,以慈善项目为载体,以普及慈善理念为手段、以打造品牌救助项目为目标,以创新善款募集形式为重点,以加强公信力建设为核心,怀着一颗大爱心,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情,共募集资金825.42万元,其中基金孳息122.56万元,支出慈善项目款675万元。
一、争取党政领导支持,努力健全慈善网络。
目前我市还有4个县没有正式成立慈善总会,相比全省其他设区市落后较多。
收到廖书记批示件后,柘荣县派民政局领导和工作人员到我会和蕉城区慈善总会学习、了解筹备工作,并经常来电话咨询,拟定于今年12月召开成立大会;屏南县已成立筹备组,县政府拨10万元启动经费,并支持创始基金200万元,分两年拨付,目前已认捐了600万元创始基金;霞浦县立即要求主管局着手筹备,并召开县长办公会议,解决办公场所、人员、经费等问题,县民政局长亲自来电话索取相关资料,筹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寿宁县也已召开县长办公会议,明确了部分启动资金,
二、着眼价值体系建设,引导舆论传递正能量
众所周知,郭美美事件给公益慈善事业造成的负面影响至今挥之不去。在这种情况下,着眼价值体系建设,构建慈善宣传网络,把握舆论的正确导向显得尤为重要。2013年,我会继续积极开展正面宣传,引导舆论传递慈善正能量。
1.继续依托市级主流媒体,扩大宣传。我会继续与福建日报东南网、闽东日报、宁德晚报、宁德电视台等市级主流媒体合作,截至目前,《福建日报》、《闽东日报》、《宁德晚报》、宁德电视台2013年累计13次报道我会相关讯息。
5月,我会与《福建日报》东南网宁德站共同策划,多家单位联合开展“助力雅安,宁德在行动”募捐活动,通过电视、网络、报纸等途径向广大市民倡导“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慈善美德。得知消息,菲律宾新华侨友好促进联合会主席、福建豪友投资集团公司董事长缪鸿先生第一时间联系我会,希望从他在我会设立的500万元留本捐息冠名基金中捐出10万元用于援助雅安芦山人民抗震救灾;市区小东门都市商厦“魔发丝”美发造型店的店长聂开鹏先生主动找上门来,组织全店员工为抗震救灾爱心义剪,希望通过我会将3天的营业额共3811元善款捐给灾区人民;宁德市诚信促进会副会长、水晶宫浴场董事长黄青淼先生号召所有员工 “五一”劳动节当天不放假,将浴场一天营业收入12296元全部捐出。此次活动,我会募集到的近15万元赈灾善款全部及时汇往雅安市慈善总会,雅安市慈善总会给我会发来了感谢信。我市各大主流媒体报道了活动全程,社会反响良好。
2.继续建设本会宣传阵地,强化宣传。2013年,我会新编辑3期《宁德慈善》彩报,在党政领导、市直各单位和广大市民中分发。2013年第四期《宁德慈善》彩报是敬老助老活动专辑,内容包括以“帮扶老年人”为主题的“慈善一日捐”活动,2013年助老项目实施情况,孝亲敬老、爱老助老宣传活动报道等,将在12月印发。我们还更新了“宁德慈善”网站的栏目内容,使网站栏目设置更合理,内容更丰富。
3.利用调研、慰问等机会深入群众做宣传。我们充分利用企业调研、下乡慰问、实地探访等时机深入群众做宣传,走到哪里,就把党和政府关注民生的政策宣传到哪里,把慈善的理念带到哪里,让广大群众近距离了解慈善,理解慈善,引导大众践行慈善。
4. 挖掘慈善历史人物,开展慈善历史文化宣传。闽东是一个慈善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民间慈善故事和历史慈善人物素材丰富,挖掘慈善历史人物以弘扬慈善文化是我会计划开展的慈善文化行活动之一。我们在调研中发现,柘荣县楮坪乡仙岭村是我国明朝慈善家郑宗远的故乡。郑宗远一生乐善好施,不建自家宅院,将毕生资产悉数用于扶贫济世修路架桥,出资修建了柘荣通往福安、寿宁长达数百里的石路,途中建桥梁8座凉亭17座。嘉靖十四年,明世宗朱厚熜为其钦谕恩赐七品冠带荣身,并题匾“德义兼隆”,予以表彰。他逝世后,将遗产用于维护道路,他的子孙每年农历8月都要组织劳力维修这条石路。今年5月18日,我会首个“宁德市慈善文化教育基地”在柘荣县楮坪乡挂牌,开启了我市慈善历史文化宣传教育的新篇章。目前,楮坪乡已被列入省重点扶贫项目村,得到多个项目资金扶持,将大大改善当地群众的生活水平。
三、扩大项目品牌效应,提高慈善救助能力
2013年我会仍然紧紧围绕“六加一”工程,广泛开展“六送浓情”慰问活动和常规救助活动,截至10月份,投入项目资金607.22万元。
1. “寸草心”助老----继续面向我市72个村,2013年元旦至春节期间发放慰问金29.8万元。
2. “情注福寿星”敬老----继续面向百岁老人开展敬老慰问活动,2013年初发放慰问金1.55万元;。
3. “情暖贫困高中生”----同宁德市教育基金理事会共同举办贫困高中生助学活动,合计发放13万元助学金。
4. “情帮特教校”----同宁德市教育基金理事会共同举办,面向宁德市各地特教学校开展助残慰问活动,合计发放10万元慰问金。
5. “情爱特困户”----继续配合福州市慈善总会和永辉超市重点面向福安市、霞浦县贫困烈军属、五老户、五保户、低保户、孤残贫困户、贫困妇女儿童、贫困下岗职工、计生贫困户、“失独”困难家庭、少数民族贫困户等开展助困慰问活动, 2013年春节期间发放价值22万元的“永辉慈善爱心卡”。
6.“情援贫困白内障患者”----继续联合宁德明仁医院、霞浦康明医院开展“慈善光明行----白内障患者援助计划” 公益活动,定向援助周宁、福安、古田、霞浦户籍未申请到国家复明工程免费救助的贫困白内障患者400位。
7.慈善助农。今年3月,河仁慈善基金会向我会捐赠了500万元慈善基金,定项支持我市第三批省、市扶贫重点村的农村道路建设、安全饮用水改造扩建、小型水利工程修建、造福工程配套设施建设、地质灾害点治理等48个民生工程项目建设。根据协议要求,7月初,我会对工程项目进行首次检查,我会和市创新办领导、项目负责人对周宁县徐家山村林地机耕路建设工程、周敦村水利工程和屏南县白玉村后山崩塌点治理、前院村后岭水利工程等进行现场督促检查,了解工程施工进展。10—11月,我们对项目进行第二轮督促检查。目前,48个项目全部顺利完工,500万元慈善助农款全额拨付到位。
8.“慈善温馨行动----失独家庭援助”。 我会和市计划生育协会联合设立“慈善温馨行动”项目,为我市失独家庭提供援助。经各县(市、区)慈善总会、计生协会深入细致地调查摸底核实,截至
9.“九九情”敬老项目“一十百千万” 助老行动。“九九情”是我会在“寸草心”助老项目基础上今年重新定义的敬老项目,以第一个法定老人节为契机,展开了2013年“九九情”敬老项目 “一十百千万” 助老行动。
“一”即在全市开展“慈善一日捐”活动。截至目前,市本级有87家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领导、干部、职工参与活动,筹集助老资金49万元。
“十”即面向全市,选择10个敬老院(光荣院),实地调研并赠送热水器等设备,帮助敬老院(光荣院)解决一些具体困难问题。
“百”是指慰问了敬老院(光荣院)中的两百多位孤寡老人、为老人们义诊。截至目前已慰问了165位院民,给他们送去暖手暖脚宝、米、面、油等生活用品和慰问金。
“千”是指从敬老节开始至2014年元旦,我会面向71个自然村近千名贫困老人进行慰问和帮扶。目前已慰问了53个村,支出慰问金23.49万元。
“万”指的是我会与市委文明办、市综治部门、市好声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开展孝亲敬长,尊老爱老助老传统美德宣传活动,截至目前,专用户外大屏幕宣传车分别在蕉城万达广场、东侨北岸公园、福安阳头广场、福鼎体育场等地宣传49场次,发放书和光盘一万多份,受教育群众约两万多人。
10.继续开展大学生助学活动和特殊困难户救助工作。2013年发放贫困大学生助学金32.41万元,共资助87名大学生,其中陈妙祥冠名基金助学项目共发放28.11万元助学金;截至11月,发放特殊困难户资助金9.4万元,资助51人。
四、创新善款募集形式,进一步拓宽募资渠道
2013年慈善资金募集环境仍不乐观,为此,我会及时更新募资理念,将募集资金的重点转向冠名慈善公益基金的扩展上。
4月,我会制定了《宁德市慈善总会冠名慈善公益基金管理暂行办法》,设立三类冠名慈善公益基金,分别是留本捐息冠名基金、万元冠名基金、小额冠名基金,降低了冠名基金门槛,尝试将募集资金以企业为主体向以社会大众为主的转变,倡导“微慈善”,让慈善走进百姓生活,让爱心随时表达。截至目前,我会新增500万元留本捐息冠名慈善公益基金1支,万元冠名慈善公益基金2支,小额冠名慈善公益基金近20支。其中民建福建省委省直第十二支部冠名慈善公益基金于8月份定向资助了福鼎8名中小学贫困生,每生每年获助资金2500元,按月发送,由宁德市慈善总会于每月10日前送达。
同时,我会继续做好慈善资金的保值增值工作,严格按照《宁德市慈善总会资金运营管理办法》,继续以积极稳妥的理财方式提高创始基金的收益,2013年已实现增值92.5万元。
五、立足慈善公信力建设,树立良好社会公益形象
2013年我会一如既往地注重自身公信力建设,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1.加强内部管理。我们确保目前已制订和出台的19项规章制度落到实处,并在实践中不断健全和完善,在实际工作中严格按章办事,强化内部管理与监督。
2.严格资金使用管理。我们坚持阳光运作、规范操作,严格按照《章程》规定的业务范围、权限和程序审批每一笔资金。对于数额较大的项目资金,召开会长专题会议研究决定。
3.继续做好财务审计和年检工作,接受社会监督。
我们对2012年度财务收支状况进行审计,对2012年度工作进行年检,审计年检结果均符合《基金会管理条例》和《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的规范要求。继续将募捐、救助等工作和财务收支情况通过工作通报会、项目开展等方式向有关单位、领导、会员等进行报告,并通过网络、媒体、工作简报等渠道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各界监督,保证捐赠者、受益者和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4. 紧跟时代步伐,争取利用现代科技促进公信力建设。为解决我会目前人员配备不完善、缺乏专业人才,捐赠群体结构不合理,募捐方式传统和单一,未能有效扩大捐赠来源等问题,同时为了克服善款公示不够全面及时、难以追踪,公众捐赠热情不足等局限,我会与一家科技有限公司多次联系,多方了解该公司开发的公益慈善机构数字化平台,争取通过双方合作适时推出量身定制的数字化平台,推广线上捐赠和线上救助同步公示,以达到提高慈善机构的公信力,拓宽募集渠道,加大慈善行为宣传力度与广度等多赢目的。
六、建立志愿者数据库,建设志愿服务队伍
鉴于目前我会志愿者队伍发展缓慢的实际,我会印发了《关于建立宁德市慈善总会志愿者数据库的通知》,实施全市慈善总会志愿者共享策略。计划适时组织召开志愿者工作会议,部署志愿者工作要点,对志愿者工作提出要求,对没有工作经验的志愿者进行岗位培训;组织开展广场慈善公益志愿服务活动,举办以“闽东慈善志愿者风采”为主题的征文、摄影展等活动;培育精品志愿服务项目,通过多种形式宣传推广;继续评选优秀志愿者,拟与市文明办联合对表现突出的优秀组织单位、志愿服务精品活动项目、杰出志愿者颁发了荣誉证书和奖牌,以推动了全市志愿服务活动广泛深入地开展。
可以说,2013年我会对慈善事业在实施民生幸福工程和社会管理创新工程中重要地位的认识更加明确,思路更加清晰,行动更加自觉。全市慈善总会有12个单位和个人获得省慈善总会的表彰,有1人被评为市“幸福工程救助贫困母亲行动”先进志愿者,我会被评为“首届宁德市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集体”。
但是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意识到,宁德慈善事业刚刚起步,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主要表现在:国内经济下行和物价上行的压力还将持续,这将对善款的募集带来很大影响;在慈善理念的普及和募捐长效机制的建立等问题上,在基层慈善组织网络的建设和慈善人才的培养等方面,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救助项目创新不足,实施的进展不快,各县(市、区)之间发展不平衡,对困难群体资助力度不够大;经常性的慈善款物募集手段单一,募集能力有待于提高;慈善宣传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等等。我们要高度重视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改进和完善。